首页 资讯 正文

三高、肥胖为何总“组团”来袭?中医教你从根上调理代谢

体育正文 86 0

三高、肥胖为何总“组团”来袭?中医教你从根上调理代谢

三高、肥胖为何总“组团”来袭?中医教你从根上调理代谢

许多前来心血管科就诊(jiùzhěn)的患者,不仅患有高血压,往往还伴随(bànsuí)糖尿病、高血脂、肥胖等代谢性疾病,甚至心脏检查结果也“亮红灯”。这些看似独立的慢性病,在中医看来却如同(rútóng)一棵树上的果实,其根源在于脏腑功能失调(shītiáo),化湿生浊,阻滞气血,耗伤气津。 《黄帝内经》提到:“食气入胃,散精于肝。”中医认为,人每天吃进去的(de)食物到达胃中,经过脾胃的运化作用(zuòyòng),生成身体所需的精微物质(wùzhì),再(zài)通过肝的疏泄作用,输送到不同部位,滋养全身。脾胃的运化功能和肝的疏泄功能正常,是人体进行正常消化吸收与代谢的基础。 然而,现代人的不良生活习惯打破了脏腑气血平衡。人们常因饮食不节(如嗜食冷饮、肥甘厚味)损伤脾胃,导致(dǎozhì)运化功能失常,精微物质(wùzhì)化(wùzhìhuà)生不足;加之压力大(dà)、熬夜、焦虑等引发肝气郁结,疏泄失职,致使精微物质无法正常输布,反而积聚为湿浊、痰饮等病理产物。 痰湿具有黏滞、重浊的特性,容易堆积在腹部、臀部、大腿等部位形成赘肉,导致(dǎozhì)肥胖。同时,积聚的痰湿如同河道淤塞的泥沙,阻碍(zǔài)气血(qìxuè)运行,使气机阻滞、津液(jīnyè)输布失常,引发口渴、多饮、多尿等津液代谢紊乱的症状。 若痰湿久滞体内,可循血脉经络与瘀、热互结(rèhùjié),加重气血瘀阻,使人出现胸闷、气短、心烦(xīnfán)、心悸等症状,严重者病积难返,缠绵难愈(nányù),甚至发展为“胸痹”“心痛”等疾病。 时值芒种时节,暑热渐盛,若湿热之邪得不到及时疏泄,易形成“湿困中焦”的病理状态,进一步影响(yǐngxiǎng)人体代谢(dàixiè)。 中医讲究“标本兼治”。痰浊阻络、气津两伤的(de)(de)代谢(dàixiè)异常人群,在调理时需兼顾“清垃圾”(化痰湿、通瘀堵)与“强正气”(补气、养(yǎng)津液)。下面我们从饮食调理与生活习惯调整两个方面,介绍护心调代谢的方法。 首先要纠正不良饮食习惯,避免过食寒凉(hánliáng)、辛辣油腻的食物,以防损伤脾胃功能,导致痰湿生成(shēngchéng)。 饮食可选择益气生津之品,如(rú)山药、莲子、百合等,以及祛湿化浊的食物,如冬瓜、赤小豆、茯苓(fúlíng)等。 为大家推荐(tuījiàn)一款适合湿浊内蕴、气津两伤的代谢异常人群服用的夏季养心(yǎngxīn)代茶饮——荷叶陈皮麦冬饮。 做法:取荷叶(héyè)5克(kè),陈皮5克,麦冬5克,山楂5克,五味子(wǔwèizi)3克。将所有药材洗净后,放入壶中,加适量清水煎煮15分钟。建议在餐后代茶饮用。 功效(gōngxiào):方中荷叶有清暑化湿、升发清阳的作用,有助于调节(tiáojié)血脂;陈皮可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(huàtán),有助于调节脾胃功能,促进气机通畅;山楂具有消食健胃、活血散瘀的功效,能够帮助(bāngzhù)消化油腻食物,促进气血运行,尤其适合高脂血症患者服用;麦冬可润肺养心,五味子能收敛心气(xīnqì),二者合用有助于生津固气。便秘者可在方中加入决明子3克,以润肠通便(tōngbiàn)。 大家要(yào)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,注意调节情绪,及时(jíshí)疏解焦虑、紧张等不良情绪。此外,适当运动有助于调畅气机、排出湿浊。 运动宜(yí)选择“动形而不耗气”的方式,如练(rúliàn)八段锦、打太极拳、散步等。以八段锦为例,“调理脾胃须单举”可增强脾胃功能,“摇头摆尾去心火”能疏通心脉(xīnmài)、调节气血(qìxuè)。夏季要避免在烈日下运动,预防中暑;运动后要及时补充水分。 文: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(xīnxuèguǎnkē)主治医师 石皓月、主任医师 尚菊菊(shàngjújú)
三高、肥胖为何总“组团”来袭?中医教你从根上调理代谢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